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引导青年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锤炼品格,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敬老爱幼传递爱心 服务贡献青春力量”主题实践活动。能源学子们带着真诚与热情,走进社区养老院、周边幼儿园,用实际行动为老人送去关怀,为孩子播撒温暖,让爱心在服务中传递,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4建环5班 祝林清
地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分水乡龙台村社区
暑假期间,祝林清深入家乡分水乡龙台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劳动实践中,祝林清与同伴共同完成剥玉米等农活,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农事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强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意识。在与乡村老人交流的过程中,祝林清耐心倾听他们讲述往事与生活经历,陪伴唠家常、分享外界新鲜事,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在整理旧屋等具体服务中,团队分工协作,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让老人感受到真挚的情感慰藉,也让祝林清认识到乡村养老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通过此次实践,祝林清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更增强了对敬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理解与社会责任感。她表示,今后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更多元的方式奉献青春力量,将实践感悟转化为持续的行动,为营造温暖、互助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23建环6班 覃智海
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园林管理所
暑假期间,覃智海与志愿者团队深入公园服务一线,活动聚焦扶弱助残,致力于以青春之力传递温暖,搭建关爱之桥。在绿意盎然的公园中,志愿者们耐心协助轮椅使用者通过坡道与狭窄路段,陪伴视力障碍者沿盲道行走并细致描述周边环境,用行动传递无声的尊重与关怀。服务间隙,大家与长者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在温馨互动中弘扬尊老扶弱的传统美德。
通过此次实践,覃智海深切体会到“被需要”的责任与价值,并在应对突发状况、协调资源的过程中,提升了团队协作与应急处理能力。他表示,能够以志愿服务帮助特殊群体,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他意义重大。未来,他将继续以热忱之心关注弱势群体需求,传递社会温暖,展现青年担当,为推动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建环4班 李晴
地点:于宝翠花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暑假期间,李晴前往于宝翠花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实践活动。活动中,她陪同社区老年人一起完成剪纸等手工制作,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在服务过程中,李晴耐心协助老人折纸、剪纸,细致讲解技巧,并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们不仅完成了精美的手工作品,还向她分享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社区变迁故事,使她在服务中收获了宝贵的社会知识与情感共鸣。
通过此次活动,李晴深刻体会到敬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她表示,作为大学生,今后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青春力量践行社会责任,真正让关爱之心化为切实行动,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3建环2班 陈鑫
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阳庙镇南西尚村村委会
暑假期间,陈鑫积极响应学校社会实践号召,返回家乡河南焦作开展以“敬老爱幼传递爱心,服务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的返乡实践活动。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她参与了村内公共区域清扫、探望独居老人及辅导留守儿童学业等多项服务。通过亲身实践,她切实了解到乡村发展现状,认识到留守群体面临的孤独与教育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活动中,陈鑫不仅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也更坚定了服务基层、反哺乡土的决心。
此次实践让陈鑫深刻认识到青年肩负的社会责任。她表示,将持续关注家乡发展,未来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乡村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价值。



敬老爱幼传递爱心,服务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中,能源学子们以耐心陪伴驱散老人的孤寂,以趣味互动点亮孩子的笑容,这不仅使传统美德在贴心服务中生根发芽,更令青春价值在真诚奉献中得以彰显。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不仅是温暖的付出,更是情感的共鸣与责任的延续。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平台,鼓励更多学子以青春之名、以服务之行,将爱心传递到更多需要关怀的角落,让敬老爱幼的暖流浸润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