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引导青年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锤炼品格,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敬老爱幼传递爱心 服务贡献青春力量”主题实践活动。能源学子们带着真诚与热情,走进社区养老院、周边幼儿园,用实际行动为老人送去关怀,为孩子播撒温暖,让爱心在服务中传递,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4建环5班 李铠鑫
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杨马村村委会
暑假期间,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李铠鑫积极参与了家乡村委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主要负责为老年人办理资格待遇认证、提供文件打印复印服务,并协助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在服务过程中,李铠鑫耐心细致地帮助老人完成认证流程,反复讲解、亲手操作,切实解决了老人们因视力、听力不便带来的困难。他还以高度责任心处理每一份文件,确保准确无误。通过这些实际工作,他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工作效率,更深刻体会到基层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李铠鑫表示,此次志愿服务让他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服务能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3安全1班 黎芷宁
地点:广西柳州市柳北区园胜幼儿园
暑假期间,黎芷宁积极参与了其所在社区园胜幼儿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协助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照看幼儿安全、参与游戏互动并帮助处理日常事务,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快乐的学习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实践,黎芷宁体会到幼儿教育工作不仅需要耐心与爱心,更需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智慧。她学习到如何与幼儿有效沟通、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并在处理孩子间小矛盾的过程中,提升了责任意识和应变能力。
此次服务让黎芷宁深刻认识到奉献与付出的意义。她表示,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成长,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23建环3班 孙利民
地点: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华兴里社区
暑假期间,孙利民积极参与了家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关爱孤寡老人和参与社区环保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关爱老人活动中,孙利民与志愿者们走进老人家中,倾听他们的故事,帮助打扫整理房间,以真诚的陪伴为老人带去温暖。环保活动中,他积极参与社区垃圾清理,并带动部分居民共同加入,有效提升了社区环境整洁度与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系列服务,孙利民不仅学会了倾听与沟通,培养了责任意识,更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对社区建设的意义。他表示,将继续坚持参与志愿服务,以更多实际行动为社区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建环2班 宋堉铭
地点:河南省濮阳市嘉禾社区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暑假期间,宋堉铭与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了“敬老爱幼传递爱心,服务贡献青春力量”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团队为社区残疾人士提供生活协助和精神陪伴,赴敬老院关怀老人身心健康,并在社区活动中心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与趣味教学。宋堉铭和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为弱势群体带去温暖与支持,不仅切实帮助了服务对象,也提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为促进社区和谐注入了青春正能量。
宋堉铭表示,通过此次实践,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她希望能以自身行动唤起更多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支持,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与温暖,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建环6班 王梓萱
地点:贵州安顺龙宫景区
暑假期间,王梓萱前往贵州安顺龙宫景区参加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景区服务期间,王梓萱重点关注老年游客需求,耐心协助购票流程、推荐适老游览路线;同时积极参与秩序维护与环保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排队、清理沿途垃圾,并通过温和沟通推广环保理念。尽管偶遇不理解,她仍坚持以耐心传递文明温度。
通过此次服务,王梓萱不仅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价值感,也认识到自身在文化知识和沟通能力上的不足。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投身志愿服务,号召更多人参与公益行动,为家乡发展与社会文明注入青春能量。



敬老爱幼传递爱心,服务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让能源学子们以耐心陪伴驱散老人的孤寂,以趣味互动点亮孩子的笑容,不仅使传统美德在贴心服务中生根发芽,更令青春价值在真诚奉献中得以彰显。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不仅是温暖的付出,更是情感的共鸣与责任的延续。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平台,鼓励更多学子以青春之名、以服务之行,将爱心传递到更多需要关怀的角落,让敬老爱幼的暖流浸润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