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新闻】|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建福研究员主讲“建园书院系列学术讲座”

时间:2025-09-27 点击数: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近日成功举办“建园书院系列学术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建福研究员来校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中国空间站宽域微/变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实验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能源学院院长杨斌教授主持,学院领导、专任教师及研究生等30余人参与。





     

在交流环节中,能源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国对赵建福研究员及杜王芳副研究员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办学概况。赵建福研究员则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整体情况与科研布局进行了说明,重点阐述了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双方还就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赵建福研究员的报告聚焦于空间多相热流体动力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及面临的关键挑战。他强调,空间作为大国战略竞争的新疆域,其开发利用高度依赖先进能源、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在轨制造等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均涉及气液两相流动与相变传热等基础过程。由于航天任务在周期内经历宽域重力环境变化,流体行为与地面实验现象差异显著。因此,揭示不同重力环境下气液两相流动与热质传递规律、探索其对重力变化的响应机制,构建重力效应的科学表征模型,已成为该领域的核心任务,对支持先进航天技术研发以及载人/无人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undefined

在报告中,赵建福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团队在变重力沸腾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宽域重力流动沸腾凝结实验装置的最新研制进展。他还对中国空间站未来在微/变重力科学实验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本场讲座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空间多相热流体动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拓展了科研视野。


   

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学科交叉发展,筑牢城建学科特色根基,促进学科有机融合。通过汇聚国内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跨学科专家,搭建高能级的对话与学术交流平台,以交叉思维激发师生创新本源,为学校科研事业注入持续动能。

报告人简介:

赵建福,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青岛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其空间应用技术研发等,先后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3颗中国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及地基短时微重力落塔、失重飞机等完成了二十余项多相热流体科学实验,参与了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实践二十号等任务中多项热控载荷研制。现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微重力流体物理专业领域科学工作委员会、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航天技术试验领域空间热控技术专家工作组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及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计量测试学会、工程热物理学会、力学学会、宇航学会相关专委会委员,国际微重力科学旗舰期刊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力学与实践》杂志副主编,《空间科学学报》微重力科学领域责任编委及Interfacial Phenomena and Heat Transfer、《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编委等。



Copyright  2021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天津城建大学行知楼6楼  联系方式:022-2308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