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环节要求: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可以考查或考试。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或口笔兼试。考查可采用笔试、口试、撰写课程论文或学习报告,也可根据硕士研究生平时完成实验、课外作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2.开题报告 一般于第三学期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并开题。选题报告一般包括综述和选题两部分,要求查阅最新中、外文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40篇,报告一般应在4000字以上。论文选题必须符合学科和研究方向的特点,要求说明背景、来源及意义,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基本试验与解决问题的方案。论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予以说明,阐述拟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创新创业活动 鼓励研究生采用具有市场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研究生能够独立或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完成项目的立项、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并独立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项目的实施及验证,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活动进行评定。 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以下任一项创新创业活动,即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在校内外进行学术报告或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参加校内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实验实习、科学研究、社会调查、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比赛、会议组织与服务、科技竞赛、工程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活动。 4.专业实践 着重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操守,由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通过实践环节达到基本熟悉安全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可在已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也可以结合导师工程项目到用户单位实践。实践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系统与设备检测与调试、安全管理与评价、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监测与预警、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协商决定或由具体工程项目确定。实践环节进行严格考核,实践期间应完成实践工作日志,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导师或培养基地专家)做出评定,实践结束时应撰写专业实践报告,经导师组成的评定小组评审通过后给予相应的学分。 研究生外出实践须由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接受安全教育,强化实践风险意识,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和专业安全的基本知识,理解职业安全责任,提交实践学习计划和安排,经学院批准后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