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兰教授

时间:2020-09-06 点击数: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姓名(中文/汉语拼音)

杨俊兰

BAD 

职称

教授

出生年月

1971.01

所在学院(系、所)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系

通讯地址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电子信箱

yjlfg@163.com

联系方式

022-23085107

主要研究方向

  制冷与热泵技术,能源系统分析与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主要学历

2002/09-2005/07,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系,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

1993/09-1996/03,河北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硕士

1989/09-1993/07,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二系,热能工程专业,学士

主要学术经历

  【国内经历】

2005/06-至今,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2006/12-2008/12,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

  【国外经历】

    2009/07-2010/07,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系统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讲授课程

热工测量技术,传热学,热工学,制冷设备与系统,高等工程热力学

 

主要学术兼职

天津市制冷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德国波鸿鲁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自然工质制冷与热泵技术,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系统分析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天津市科委、住建部、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建委以及国内外企业合作等3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自然工质CO2跨临界热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第一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5篇EI检索,15篇SCI检索,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

主要科研项目及角色

  【在研项目】

1.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JCYBJC00730,太阳能耦合CO2跨临界热泵系统梯级储能传热及智能调控机制研究,

2024/10-2027/09,主持

  【完成项目】

1. 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023382,废热利用储能蒸汽闪发装置的设计与开发,2023/08-2024/08,主持

2.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JCZDJC31400,含润滑油亚临界CO2微小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2017/04-

2020/03,主持

3.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项目,16JCTPJC52800,自然工质CO2热泵系统优化配置及性能研究,2016/10-2018/06,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6131,膜状有序孔分级碳材料及SOx定向迁移解吸机制,2015/01-2017/12,参加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6130,工质热力性质与梯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能量耦合机理,2015/01-2017/12,参加

6.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0JCYBJC08300,CO2/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和压降特性研究,2010/04-

2013/03,主持

7.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71116,CO2跨临界热泵系统的性能评价与优化,2007/09-2010/10,主持

代表性论文/论著及检索情况

【出版著作与教材】

[1] 杨俊兰参编: 自然工质二氧化碳制冷与热泵循环原理的研究与进展,科学出版社,2017.3.

 

【发表论文】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主要包括:

[1] Xuyang Cui, Yuanchao Wang, Junlan Yang*, Yifan Li, Yifei Han, Ming Yin.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CO2 transcritical Rankine cycle systems driven by solar energy[J]. Solar Energy, 2025, 286: 113179.

[2] Yifan Li, Mengxi Li, Junlan Ya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ranscritical CO2 air 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er[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4, 258: 124577.

[3] 杨俊兰, 张鑫, 杜雨帆, 韩一飞, 王林秀. 跨临界CO2-水热泵系统的实验与仿真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24, 45(8): 265-272. 

[4] 杨俊兰,张鑫,王林秀等.基于夹点的带喷射器CO2热泵系统性能分析[J].暖通空调,202454(3): 92-97.

[5] 杨俊兰, 詹宇航, 殷明等. CO2/HCs跨临界热泵系统仿真模拟与优化[J]. 流体机械,2024,52(4): 56-64.

[6] 杨俊兰, 殷明. 套管式CO2蒸发器的性能模拟与优化计算[J]. 化学工程, 2024, 52(02): 50-55.

[7] Yang J L, Zhang X, Wang L X,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ranscritical CO2 quasi-secondary compression cycle with ejector based on pinch point[J]. Designs, 2023, 7, 89.

[8] 杨俊兰, 王林秀. 带热电过冷CO2跨临界热泵系统实验和仿真研究[J]. 化学工程, 2023, 51(05): 76-81.

[9] Yang JL, Wang LX, Han YF, et 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2 transcritical heat pump system with thermoelectric subcooling[J]. Designs, 2022, 6, 115.

[10] 杨俊兰,姬旭,李金芮,白杨. 3种型式CO2跨临界带膨胀机热泵循环性能研究[J]. 流体机械,2022,50(7):64-70.

[11] 杨俊兰, 韩一飞, 王林秀等.典型城市的农村清洁取暖技术性能综合评价[J].能源环境保护, 2022, 36(06): 118-126.

[12] 杨俊兰,韩一飞,李金芮. CO2 /HCs 混合工质跨临界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性能分析[J].化学工程, 2022, 50(06): 56-60.

[13] 杨俊兰,李金芮,白杨,姬旭. 带回热器 CO2跨临界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J]. 流体机械,2021,49(11):33-40.

[14] 杨俊兰,白杨. CO2跨临界双级压缩机械过冷循环的性能分析[J].流体机械,2021,49(10):59-65.

[15] 杨俊兰,李佳伟. PAG润滑油对小通道内CO2气泡核化及脱离的影响[J]. 低温与超导,2021,49(02):99-104.

[16] 杨俊兰,高思雨,李久东.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火用经济分析[J].太阳能学报,2020,41(01): 60-65.

[17] Junlan Yang, Shuying Ni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double-pipe evaporators designed for CO2 transcritical systems[J]. Processes, 2019, 7:547.

[18] 杨俊兰,吴依彤,高思雨. CO2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J].化学工程,2019,47(09): 18-23.

[19] 杨俊兰,宁淑英. 紧凑通道内CO2/润滑油混合物沸腾换热特性研究[J]. 化工学报,2019,70(05): 1772-1778.

[20] 杨俊兰,沈士杰等. CO2跨临界循环与传统制冷循环的性能比较[J]. 流体机械, 2019, 47 (01): 80-83,74.

[21] Junlan Yang, Jiabao Tang. Influence of envelope insulation materials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J]. Frontiers in Energy, 2017, 11(4):575-581.

[22] 杨俊兰,李久东,唐嘉宝. 不同型式CO2跨临界循环模拟计算与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7,38(8):2459-2466.

[23] 杨俊兰,李久东,唐嘉宝. 两种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J]. 流体机械, 2017,45(10):83-85, 50.

[24] Junlan Yang, Yitai Ma, Jiahui Zhang. Optimal heat rejection pressure for transcritical CO2 refrigeration cycle with an expand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 2016, 13 (2):208-212.

 

 

Copyright  2021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天津城建大学行知楼6楼  联系方式:022-23085102